介 紹
從1989年成立的產品技術科,到如今的汽車流體管路研發中心。28年的研發歷程,也正是鵬翎股份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。從最初只能生產簡單工藝的單層膠管,到如今能夠滿足各種市場需要的汽車多層膠管總成,鵬翎股份一直在向著“成為國內領先的輸送、密封、智能環保型汽車零部件集團”的目標奮進。
28年的發展,鵬翎實現了從單一的膠管產品向總成產品、模塊供應方式的轉變,同時也在產品改型、標準提升方面歷經了多次的技術革新。
在燃油膠管方面,內層膠從20世紀90年代初采用的丁腈橡膠開始,歷經十余年的時間,先后經歷了二元氟橡膠、三元氟橡膠、過氧硫化物硫化的氟橡膠、氟樹脂等四大階段,逐步實現了燃油膠管內層在耐熱、耐臭氧、耐化學腐蝕、與中間層粘結及設備加工性能等多個方面的技術突破。同時,伴隨著發動機周邊溫度越來越高的要求,外層膠的采用也從最初的氯丁橡膠,逐步升級為氯醇橡膠,直至近幾年所選用的乙烯丙烯酸酯橡膠。該種材料將燃油膠管的外層耐溫等級由原來的150℃提高到175℃,耐油性能由135℃提高到150℃。此外,在設計時還兼顧到一旦車輛受損起火,燃油膠管在經火燃燒的兩分鐘內不泄露的要求,為乘客逃生提供了寶貴的時間。
在冷卻水管方面,1989年建廠初期,公司采用的是內層天然橡膠、外層丁苯橡膠、增強層為棉線的產品結構。為提升膠管內外層的耐熱及耐臭氧性能,在1991-1995年期間,公司率先在國內膠管行業成功采用三元乙丙橡膠硫磺硫化方式,并改進增強層為聚酯線、人造絲線,將耐熱性能由最初的100℃提高到125~140℃,耐臭氧性能由50PPhm提高到200PPhm,并推動了三元乙丙橡膠在國內膠管行業的發展和應用。進入到21世紀,伴隨著發動機功率的提升,其周邊的環境溫度越來越高、空間越來越小,冷卻系統管路必須承受更高的溫度。通過再次的技術升級,公司成功應用三元乙丙橡膠過氧化物硫化方式,并引入芳綸線作為增強層,將耐溫等級提高到了160℃,同時耐壓縮永久變形性能顯著提高。
在兩大主類產品的基礎上,鵬翎多年來緊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技術要求,不斷豐富產品線并升級技術標準,目前已經形成九大產品系列,并初步實現了從橡膠軟管到尼龍硬管的拓展。